你好奇的美食行业真相,这本书里都有
“四川火锅,人性中阴暗面的见证。这里有点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妓院,一台打屁股机可以同时解决四十个人的屁股。火锅就类似于这种感官上的变态刺激。
一群人互不相识,因为欲望,共处一室。锅里浓稠的红棕色液体不停沸腾,冒着泡,就像女巫在熬制药水。油一点点被熬干,味道就越来越浓。
你夹着一大片毛肚放进油锅里涮,看它沉入油汤收缩、变硬,就像被挑逗的乳头,然后你把它从炼狱一般的油锅里拯救出来,放进嘴里。
它可以抵消掉超出正常人承受范围的辣椒的刺激。你的衬衫全湿了,肚子痛得直不起腰来。但你,总算能理解受虐狂了。因为,痛苦之后,便是解脱。
你以为自己的人生是完满的,你以为自己不好这口,你曾经十分确信,痛苦没什么意思,而愉悦总是好的。直到这一刻。
一切都模糊和凌乱了。”
2005年,美国著名美食旅行家安东尼·波登来到成都。这是他美食电视片《波登不设限》亚洲旅行的终点,本地朋友请他吃了顿火锅。这是他第一次体验火锅,面对眼前这个沸腾的热辣和形形色色的内脏,他的不适应和好奇在体内冲撞。
入乡随俗,他充分感受着一切。
*CNN
回程后,他写下了对亚洲之行的感受。从越南街头的电动车,日本小店的拉面,到中国的火锅,波登把文章取名为“欲望”,上述文字就截取于这篇文章。
因为他,很多从未深入亚洲的美国人开始了对这片陌生土地的好奇。像《纽约客》杂志的美食专栏作家海伦·萝丝乐就曾说过:安东尼·波登让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竟然有这种疼痛与快感交织的食物。
今天的风味世界,我们想给你推荐收录这篇《欲望》的半自传美食文章合集《半生不熟》。这是安东尼·波登生前最后一本美食回忆录,发行于2010年,也是其百万级畅销自传《厨室机密》的续篇。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由三联书店于2018年出版。
你可以把《半生不熟》当做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也可以把它当做了解美食行业运营逻辑的开门砖。
若有兴趣认真读完,你甚至会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食物与人关系密码。因为在波登的世界,食物不仅可以治愈人生,还是了解世界的最佳窗口。
我喜欢做饭,梦想是开个餐厅,你说我该不该去读个厨师学校?
这是个美食领域的常见问题。把“做饭”改成当下流行的“甜品”、“烘焙”,“开餐厅”改成“甜品店”、“面包店”,还可以有更多延伸。作为美食电视明星的安东尼·波登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在《听说你想做一个厨师》这篇文章里,他对此作了详细的回答。
一句话:不,你不用。
在美国,厨师学校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规的本科大学专业,比如美国烹饪学校(Culinary Insititute of America),美国最好的厨师培训大学;另一种就是持续数月的兴趣班,很多人听说过的法国蓝带甜品烘焙师培训班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波登眼中,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花费高昂的学费学到了一些手艺,(运气好的话)找到一份每小时10美金的工作”。而且,倘若你运气超级好,被全世界最好的餐厅录取当实习,你甚至连工资都不会有。如果你运气无敌,还能留下来,你的初始工资连房租的一半都负担不了。
在厨师学校学习的学生们
*Las Vegas Review-Journal
大学教得会你技能,教不会你行业的鄙视链和后厨的残酷。
“太胖不合适当厨师?腰部有问题不适合久站?手脚不协调可能做事会慢?这些不可能被厨房招聘的缺陷,厨师学校都不会告诉你。赚钱是他们的目的,你学会的是那些其实不花钱也能学会的技能”,波登说。
“当你学成毕业,你跟另一个比你小4岁也刚进厨房小伙子最大的区别是你知道厨师长在说什么。除此之外。你俩没有任何区别,当然,你还有欠银行的学费贷款,他没有。”
虽然波登说的是美国厨师培训体系,其核心概念还是可以跨越民族国家和文化的:厨师是一个入行容易升级难的职业。如果你真的想做厨师开餐厅,与其花钱去学习,不如直接去后厨从底层做起。
后厨的生活不是厨师学校里的幻想,它的残酷你只有经历了才知道。
汉堡,美国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美食,波登也爱,尤其是里面那块充满汁水,幸福感十足的牛肉饼。但你是否知道,汉堡为何可以如此廉价?这背后又有什么复杂而黑暗的经济社会运作流程?
在《肉》这篇文章里,波登用自己的方式,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读者。
“对廉价肉无止境的需求,正在毁灭美国人。” 波登写道。“这个国家巨大体量的汉堡肉,是由曾几何时只能拿来喂宠物的边角料制作的,那些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充满淋巴,肥膘和污染物的部分。不然你觉得为什么美国会大面积爆发大肠杆菌感染?”
正因为有对廉价肉的无止境需求,一些”反其道“而为的厨师开始用“好肉”制作所谓“精品汉堡”( Boutique Burger)和“概念汉堡”( Designer Burger),什么和牛牛肉,安格斯眼肉,“和牛甚至连一滴日本的血统都没有!”波登的言辞异常气愤。
但市场还是有人买单,究其原因:
“《老友记》说得很对,那些嫌便宜的提溜咖啡太寒酸的人,是因为认为那是又肥又穷的穿着睡衣就敢上街的下三烂白人的饮料。
他们愿意在一杯咖啡上多花点钱,以免别人误解自己是那种居无定所或是毒瘾缠身的失败人士。星巴克意识到,美国人理想的咖啡时光,应该是在类似于在星巴克这种地方度过的。于是大家愿意眼睛都不眨一下,花5倍的钱买一样的东西。”
在波登看来,这是一种可怕的市场发展方向。
“在祖母的年代,用正常的肉做汉堡是基础,现在我们却要用成倍的价格买这些曾几何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合理的价格只能买到喂食宠物的肉类”,文章在结尾处说。
“而我呢?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是在帮助厨师卖更贵的汉堡,还是在抹杀普通人吃廉价汉堡的选择?我到底在做什么呢?我又能做什么呢?”
《时代》杂志对波登的评价是:波登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鲜活,真实,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几近残酷的清醒。在这个充满了虚张声势,夸大其词,自以为是的社会,波登无意是一个独特的宝藏。
阅读《半生不熟》,你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他的这种人间清醒。有些瞬间,你甚至会为他那种清醒的愤怒而心疼。
“我本该在20多岁挂掉,然而我不惑之年成名,知天命之年为人父。我总觉得自己偷了辆车,非常好的那种,然后一直在后视镜李等着警灯开始闪烁,然而现在还没有。”
波登这个吸毒成瘾、自嘲灵魂空洞、人格缺失的碌碌厨子,因为一本书的畅销,阴差阳错走上了环球世界,探访各地美食做电视节目的道路。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随时自省自己何德何能,又希望可以通过难得的关注而改变些什么。
“如果你只有22岁,身体健康,求知若渴,想变得更好,我奉劝你去旅行——越远越好。如果需要就睡在地板上,你需要去挖掘怎么生活、怎么饮食、怎么烹饪,去到哪里就向谁学习。”
这是《听说你想当个厨师》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
希望我们都可以跟波登一样,透过食物,看见更大的世界。
排版:风味君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